當我遇上以色列

是一本關於現代以色列人的書!

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

7 回歸潮 (Aliyah)

 

希伯來字Aliyah意思是「上行」的意思,猶太成年男子一年有三次會上耶路撒冷過節,稱為「上行」,而詩篇120-134,總共15篇,也稱為上行之詩,因為在過節時,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或登上聖殿階梯時,[1] 都會誦讀這些詩篇,今天卻指猶太人回歸以色列,稱為Aliyah. 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早早已經預言神會將流散的猶太人從地的四方,再次聚集到以色列. 所以,重建自己家園的渴望,一直深深植根於猶太人的心中。

主前586年,南國滅亡後,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仍然有猶太人居住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上,上一期 (6 聖殿被毀後,猶太人何去何從? )  已經提過,現在不再多講。直至十九世紀後期,反猶主義一直高漲,這錫安主義的出現,[2] 更加堅定他們回歸的決心,所以才有一批一批的猶太人回到當時被鄂圖曼統治的「巴勒斯坦」的地方,但猶太人仍稱這地為以色列。

 

第一波(1882-1903— 俄國沙王亞歷山大二世遭暗殺後,在1881-1884年間開始大規模反猶暴動,引發第一波回歸潮發生。這個時候,移民大多數過著集體的農業開墾生活,當時為了開墾土地,面對蚊蟲滋生, 死的人不少、還有鄂圖曼時期的重稅、阿拉伯人的敵對勢力,生活相當困難。在這幾年之間約有35,000名猶太人回歸。

 

早在第一波回歸潮之前,在1870年查爾斯·內特(Charles Netter)受命建立了第一所農校——米克維·以色列 (Mikveh Israel,直譯是以色列希望)農業學校,[3] 是以色列第一所猶太人農業學院。當時巴勒斯坦環境惡劣,幾乎沒有現代農業生產經驗,這所學院的成立幫助很多早期的猶太人建立農場。[4] 羅斯柴爾德家族 (Rothchild Family) 在這次移民潮也出了不少力。

 

第二波(1904-1914— 正值俄國沙皇時代的反猶情緒高漲時期。這一批移民多是受社會主義影響的年輕人,以色列社會的初形也在此時期形成,Ha-Shomer是第一個有組織的防衛組織、現代希伯來語變成生活的用語、希伯來文學及報紙也在這時期產生、政治團體、農業組織成立,這些開荒者成為日後以色列建國立下根基。

由於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生活上的衝突,於是猶太人慢慢遷離到約帕旁的Neve Tzedek,再慢慢延伸到Ahuzat Bayit,這定居點後來在1909年改名為特拉維夫 (Tel Aviv),是以色列第一個猶太人城巿。這一波有40,000名猶太移民,但由於融合不易及經濟困難,一半的人後來離開。

 

第三波(1919-1923— 第二波回歸潮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而中止,後因俄國1917年的十月革命,以及相繼在波蘭、匈牙利的屠殺,重啟回歸浪潮,為第三波。[5]農業開墾區擴大,第一個工業企業于此時建立。這次回歸潮,大量的猶太青年回歸,大多數來自鄉村的青年,從小接受復國教育,滿懷壯志,為以色列的發展,貢獻了很多的年輕勞動力。後來,到1922-1923年,巴勒斯坦就業形勢急劇惡化[6] 這次移民潮由此結束。

 

第四波(1924-1929 直接原因是當時波蘭的反猶政策,以及美國的移民限額政策。[7] 這時期的移民大多數是中產階級,且都帶著財富回來,從事生意或工廠的工作。促進了巴勒斯坦商業、工業、建築業、金融業等的迅速發展,改變了社會結構。1925年底經濟大危機,最終結束了這場移民潮。

 

第五波(1929-19391933年在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底下掀起第五波回歸潮。當時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致使大批猶太人逃離歐洲人數高達23萬人之多在巴勒斯坦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直到1939年英國頒佈白皮書限制猶太移民,才吿一段落。

 

總結:

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們意識到只有回到自己的家園,才有安定的生活。經歷了漫長的回歸潮,這些猶太人為以色列的建國之路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以色列亡國將近二千年後,再重新成為一個國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卻神蹟般發生了當中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對神的信念,早在聖經中,已預言猶太人必到回歸到以色列第二當人去到絕境時就迫使他們回到神的應許裡,經濟危機也好,政治迫害也好,最後都迫使他們回到神的應許裡。

 



[1] 以西結書4022節登上七層台階才到北門,26節也是登上七層台階才到南門, 在313437節要登上八層台階到達內院南,東,北門,所以,由外院進入內院,在不同的方向,總共要登上15台楷. 上行之詩也是15首,故此,猶太人到了聖殿範圍,每登上一台楷,就會誦讀一首詩篇.

[2] 錫安主義的政治目的是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猶太人是主要民族,而不是少數民族,只有這樣才能使猶太人擺脫永遠的迫害。

[3] Alliance Israelite Universelle 是一個法國組織,成立於 1860 年,旨在改善世界各地社區的猶太人的命運。 不久之後,該組織開始在北非不同地區開設猶太學校。成立十年後,聯盟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學校網路。 它首先從雅法東南部的土耳其蘇丹手中購買了一塊空地,並派內特去建立一所學校。

[5] 俄國1917的二月革命以後,猶太人享有了更多的權利,於是組建了多個政黨或組織,成功組織了歐洲大量青年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

[6] John GalUnemployment InsuranceTrade Unions and the Strange Case of the Israeli Labour Movemen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al HistoryVol. 42No. 3 (December 1997)pp. 357-396 (40 pages)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jstor.org/stable/44582436 

[7] 事源波蘭財政部長格拉布斯基針對猶太人制定了重稅的政策,大量的中產階級猶太人被迫離開波蘭,而當時美國又限制了其移民數量,這些人只好順勢回歸到以色列所以這次移民潮稱為“格拉布斯基移民潮"。

6 聖殿被毀後,猶太人何去何從?

 

在公元70年聖殿被毀後,很多人以為猶太人從此在以色列消失。事實上, 猶太人往哪裡去呢?當年,屬於奮銳黨(Zealots)的九百六十名猶太人避走馬撒大,最後他們寧死不屈服於羅馬政權而集體自殺, 這場革命在公元73年告終,當遊覽死海的馬撒大 (Masada) , 導遊會詳細告訴你們當年的戰況。

 

根據史料指出,當時在耶路撒冷,希利學派(Hillel)的拉比約拿單本撒該(Yochanan ben Zakai)躲在棺木內逃到亞夫內(Yavne),後來羅馬皇帝提多准許他在那裡繼續研習《妥拉》,容讓他著書立說,猶太教從此移離耶路撒冷,而他的跟隨者也遷到亞夫內。拉比約拿單本撒該在公元98年去世,他的繼承人拉比迦瑪列二世(Gamliel II)成為公會(Sanhedrin)的最高負責人。[1] 第一個被稱為拿西 (Nasi, 今天以色列政府引用此字, 等同國家的總統)的拉比,代表猶太人向羅馬政權報告猶太人的一切事宜。

 

直到公元131年羅馬皇帝哈德良迫害猶太人,引發了巴爾科赫巴革命(Bar Kokhba Revolt),當時拉比阿基化本約瑟(Akiba ben Joseph)與他的追隨者支持革命,可惜後來在該撒利亞犧牲了,而革命也在公元135年結束。從此,哈德良將以色列與敘利亞合併,並改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Syria Palestina),[2]希望藉此令猶太人不再記念以色列和耶路撒冷。

 

公元165年,拉比猶大哈拿西(Judah ha-Nasi, ha 等於英文的 the)成為公會最高負責人,當時羅馬皇帝容許他從城門之家(Beit She’arim)遷到齊波里(Zippori)。約在公元200年,他完成《米示拿》(Mishna)的編輯工作。

 

在城門之家(Beit She’arim)發現猶太人墓穴,因為被禁止在橄欖山埋葬先人,所以在拉比猶大哈拿西死後,他的遺體被移往城門之家(Beit She’arim)埋葬。可惜在公元352年,這猶太人巿鎮城門之家(Beit She’arim)在第四次猶太人革命 (公元351-352) 中毀於羅馬軍兵之手。[3] 約在公元380年,《耶路撒冷他勒目》(Talmud)在提比利亞完成,這代表他們的基地已轉移到提比哩亞,而現在的采法特(Zefat)更是猶太教神祕主義卡巴拉(Kabbalah)的發源地, 1492年猶太裔西班牙人因宗教迫害被驅逐出境,部分流亡者來到采法特定居,漸漸發展出來的教派。

 

  從公元70年開始,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往北面遷移,根據以上的歷史顯示,他們的遷移路綫如下:亞夫內(Yavneà城門之家(Beit She’arimà齊波里(Zipporià提比哩亞 Tiberiasà 采法特(Zefat)。

 

  上述地點都是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必去之地,那是他們的尋根路線。而且在戈蘭高地和加利利一帶發現不少這時代的會堂,證明他們確曾在那裡居住。

 

用谷歌搜查 “ancient synagogues” 你可以發現在加利利和戈蘭高地一帶, 確實有很多會堂考古遺址。大約巴爾科赫巴革命(Bar Kokhba Revolt)之後14, 即公元150年開始, 在這一帶的地方猶太人開始發展大大小小的村落;這些村落人口不多, 50-100 人左右.那麽小的人口, 這些猶太人為何還要建立會堂呢?

 

在拜占庭時代,猶太人被禁止進入耶路撒冷舊城區居住或探訪,只有聖殿被毀日才可以踏足耶路撒冷哭牆的圍範祈禱.[4] 其他日子只容許在聖殿山外面 (金門外) 祈禱, 不能進到舊城區的範圍. 為了表達他們對聖殿的渴想, 所以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建立會堂, 但在公元351-352年猶太人第四次的革命, 和公元749年在加利利一帶發生嚴重大地震, 會堂屢遭到破壞, 但他們在廢墟的遺址, 再次重新修建會堂. 已經變成廢墟, 為何仍要重建? 一位猶太導遊的答案很有意思 : 重整過去是以色列的全部 (Recreating the past is what Israel is all about)。不錯, 當第一批猶太復國主義者先驅回歸應許地時,當時整個巴勒斯坦地(以色列還未立國)都是一片荒蕪,但猶太人一直在這塊土地, 努力地重建。這也是為什麽以色列很看重考古的原因,投放的資源也是無人能及的。

 

  在公元6145月,耶路撒冷被波斯人圍攻二十一天後淪陷,耶路撒冷及其周邊的教堂大多被夷為平地,[5] 幾萬名基督徒遇難,當時有20,000-26,000猶太人參與這場戰爭對抗拜占庭帝國, 這場戰爭維持了14 (614-628), [6] 後來, 政權又落到拜占庭帝國手裡, 以致後人沒有特別留意這時期, 但可以知道當時有為數不少的猶大人仍然在這塊土地生活.

 

公元622年伊斯蘭教興起,他們在638年打敗拜占庭帝國而取得耶路撒冷,並在691年興建現在的金頂岩石寺(Dome of Rock),穆斯林從此在巴勒斯坦地定居。

 

後來十字軍興起,根據史料,他們殺害很多穆斯林和猶太人,這証明當時仍然有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後來給阿尤布(Ayyubid 1187~1260)和馬木留克(Mamluk 1260~1517)先後佔領耶路撒冷。

 

之後在1517年的土耳其鄂圖曼時代,統治者的開放政策,只要繳交稅項,任何人都可以逗留居住。在這時期,很多猶太人遷移巴勒斯坦地,一些基督教福音派的機構也到巴勒斯坦地發展,他們建立學校、醫院和教堂,而最古老的福音派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也在這時期建立,它位於今天雅法門和大衛塔博物館附近。二十世紀末期,錫安運動興起,猶太人要建立自己的家國,他們在巴勒斯坦地買地,前後共有五次猶太人移民潮。

 

根據大屠殺記念館的資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地共約有四十萬一千名猶太人。總結以上資料,猶太人沒有完全離開, 一直都有猶太人生活在這片土地,在不同時代,政權更迭,他們一直過著漂流不定的生活, 甚至在戰爭死去。

  



[1] 這不是聖經所提及的迦瑪列,《聖經》使徒行傳五章34節和二十二章3節所提及的是迦瑪列一世。

[2] 是次革命前,哈德良將耶路撒冷改名為愛利亞加比多連(Aelia Capitolina),並在多處地方興建羅馬人的神廟,是引發這次革命其中一個原因。

[3] 在公元351-352年猶太人反抗當時羅馬皇帝康士坦謝斯拉盧 (Constantius Gallus), 因為他不像他父親禮待當時所有宗教, 他容讓基督徒對異教徒和猶太人進行迫害.

[4] 那分別由所羅門王和大希律興建的聖殿都在同一天被毀,那一天是埃波月九日(Tisha B’Av,這是機緣巧合嗎?

[5] 伯利恆的主誕堂沒有遭受毀壞,那是因為波斯人看到教堂壁畫上有幾名穿著波斯衣飾的東方博士。

[6] Avni, Gideon (2010). "The Persian Conquest of Jerusalem (614 C.E.)—An Archaeological Assessment".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357: 35–48.